以人間佛教為出發點的財富管理模式之建置與應用

從漢傳佛教的脈絡衍生出人間佛教形塑與教化,對社會與人心的淨化都存在著功不可沒的價值,然而,每當信仰遇上了錢財都會讓信徒徬徨、卻步或兩難,畢竟古人常言「金錢是萬惡的淵藪」能迴避是福,且早期的佛教推展的過程中也比較少深入探討,直到推行人間佛教不遺餘力的星雲大師對眾徒開示了「財富觀(理財之道)」才恍然大悟,寺廟裡的金碧輝煌代表著莊嚴,僧侶的淡泊名利是自我戒律,其實是不同的觀點並無矛盾,因此激發出本計畫欲進行人間佛教的財富觀與財金領域的財富管理理論的跨域研究,首先利用聯合分析方法分析出大眾對於人間佛教的公益、藝文、教育、親子或理財共計五種活動,其認知與接受程度如何,預期在最後兩項的認知性會較低,故再透過問卷設計勾勒出人間佛教在理財目標需求上所扮演的角色,最後建構出具人間佛教財富觀的財富管理模式,讓人間佛教融入大眾的財富管理中,並加以評估與應用。
佛經教導我們的理財觀念
波斯匿王:「我今願以財物庫藏金銀之屬分為三分,一分奉施如來世尊及比丘眾,一分施與舍衛城中貧窮苦惱無依怙者,一分財物留資國用。」
四分法:一供養父母﹐撫養妻子;二補助僕傭屬下;三施予親屬朋友;四事奉沙門。
四分法:一日常生活費用;二工商投資;三供養僧人;四儲蓄以防急需。
【學生回饋及反思】
這次的講題主要為培育國內佛教如何以財富管理學應用在人間,以此做為研究主題的學生為目的。就當前經濟管理學的研究領域,提供國內以佛教為視角,應用在金融、財富、管理為模式之研究主題的學生,使了解在人間對於建置財富管理模式與應用之方法與成果進度做為參考。參加的學員對於這次的演講感到十分實用,在數十位同學當中節錄其中六位同學的學習收獲,如下文:
(一)洪同學表示:1.了解生涯目標與理財目標的基本概念,幾歲之前應該做什麼,準備多少錢。讓我們在安穩中了解自己的財務狀況,安然面對。2.不論古代人或現代人都很重視的理財觀念,佛也在很多的經典,告訴大家,正確的理財,是老師告訴我們佛與現代理財方式的結合。
(二)劉同學表示:1.把每一塊錢用在對的地方,有五分錢,一分當作生活開銷,二分做投資理財,一分存起來,最後一分繳給政府,如何處理生活中的財務問題。2.我很榮幸可以聆聽到很多有關理財的佛學知識,而且對我們的生活非常有幫助,可以在未來的人生規劃中實施。
(三)江同學表示:1. 收入-支出=儲蓄;保險:風險轉移;記帳習慣、量入為出、提前規範;把金錢視為助緣,陪你走向理想的未來;理債-儲蓄-保險-投資-創業;理財,從最重要的開始。2.錢不是萬能,沒有錢卻萬萬不能,在人間生活也許勢必離不開錢,但理性面對、大膽規劃,終究,是有機會走向理想的。走向夢想,有時需要的不只是想像,還要有腳踏實地的行動。
(四)何同學表示:1.原來在佛陀在早期的時候已經有說過要怎麼去管理財富,並不是如我們所想的佛陀對財富是消極的態度。這次講座非常具有實用性,如何做一個如法的在家人,去管理自己的財產,在修行的同時也可以養活自己。
2.這次課程是整個系列的講座中最具實用性的一個,這個講座對我來說是具有啟發性的。理財是決定一個人將來的事,不懂理財會讓未來變得很差,要兼顧佛法跟財富管理,的確是我們需要去考慮的問題。
(五)馬同學表示:1.了解佛教應該如何分配財富,讓我覺得保險挺重要的。
2.謝謝老師,我覺得透過您的經驗分享,以後可以以更快,更安全的方式走在人生路上,更好得分配財富。
(六)伍同學表示:財富取之有道,用之有理。「有錢是智慧,會用錢才是福報。」保險就是風險的轉移。記帳習慣的養成,量入為出。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